贵州麻江:工厂化育苗助力春耕备播
杨光红 张安俊
人勤春来早,钵体育秧忙。连日来,麻江县各乡镇抢抓农时育秧,田间地头、各合作社里呈现出繁忙景象。
【资料图】
在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的秧育苗厂房里,工人正在筛育苗土、整理苗盘,钵体育苗机自动往盘里添加肥料、种子、覆土,随后传送至育苗基地,整齐摆盘等待发芽。
“今年我们的钵体育苗预计在3000亩以上,今年的春耕工作比去年安排早二十多天。”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村民蒙顺国说。
2016年,麻江县开始引进水稻钵体育秧技术,该技术应用钵苗育秧盘、采取精量播种、无纺布旱式育秧的方式,具有秧苗素质好、秧苗弹性较大、育秧效率高、移栽方式灵活等优点。
“设备能从‘秧盘供给、床土加注、播种覆土、淋水’全过程精准作业,每小时播种400-600盘,每盘448穴,按照每亩25盘计算,每小时能够播种15亩-25亩,较传统的人工操作效率提高近100倍,每亩节约种子30%左右,综合成本每亩节约300元左右。”对于如今钵体育秧取得的成绩,麻江县农业农村局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凤很欣慰。
钵体育秧技术,是麻江县积极探索农艺农机融合发展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将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们计划机械化育秧在1.8万亩以上,今年育秧合作社有9个,目前在宣威里尾完成试育秧15亩左右,9个合作社已经全面启动育秧工作,计划在清明节前后全面完成育秧。”杨凤说。
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农推站的细心指导下,麻江县水稻钵体育秧技术已趋渐成熟,现已成为贵州省内唯一成功进入市场化推广的水稻钵体湿润育秧试点县。
“2022年,我们基地育苗收入130万余元,带动劳务用工4200余人次,务工收入38万余元,示范带动全县广大群众发展水稻种植10.9万余亩,总产量5万吨。”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臣艳说。